聯系人:韓總,崔經理
公司電話:0531-87067070
公司網址: www.jinzhaojob.com
公司郵箱:sjr_hr@163.com
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坤順路1819號D棟1106室
100年勇往直前,披荊斬棘;100年不忘初心,百煉成鋼。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保障之路。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宗旨貫穿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與完善的始終。從1922年《勞動法大綱》詳細闡述中國共產黨關于社會保險的主張,到新中國成立后于1951年制定社會保障領域第一部法規《勞動保險條例》,再到2011年實施《社會保險法》,我國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不斷完善。
全覆蓋保基本的網絡基本建成。制度保障應保盡保,各個人群全員覆蓋。1951年,參加勞動保險的職工僅為269萬人,經過70年發展,截至2021年3月底,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10.07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61億人,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覆蓋人數分別為2.18億、2.67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業已建成。
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更趨合理,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存6.4萬億元。目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權益超2.4萬億元。2020年底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2900元,失業保險金月人均水平1506元,工傷保險待遇穩步提高。
我國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4億人,覆蓋95.4%人口,12333電話咨詢服務實現地市全覆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基層經辦機構能力建設不斷加強,作風持續改進,為民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全民社保 生老病有依靠
2016年11月,巴拿馬,在國際社會保障協會第32屆全球大會上,“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授予中國政府,以表彰中國近年來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從城鎮擴大到鄉村,從國有企業擴大到其他各類企業,從就業群體擴大到非就業群體……社保傘廣大而密實。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從應急性的救濟災民與失業工人起步,迅速為全國城鎮居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會保障制度。
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拉開,我國社保制度改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從單項突破到整體推進,逐步形成社會保障體系基本框架。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探索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費實行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同負擔,探索建立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
1998年12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確定了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標、原則和主要政策。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全面啟動。進入新世紀,醫療保險制度不斷完善,保障人群增加,保障范圍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61億人。
同一時期,我國陸續建立起了企業職工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制度。
2010年《社會保險法》頒布后,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把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推動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
2014年7月,在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下,新農保和城居保合并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解決了制度“碎片化”,實現城鄉間的制度公平。
2015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徹底告別了養老保險“雙軌制”,實現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提高統籌層次,為實現全國統籌奠定基礎。
2016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城鎮居民醫保與新農合合并,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的要求后,全國各級社保經辦機構聚焦靈活就業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重點群體,開展精準擴面。
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引下,從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到職工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合并,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到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從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到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我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社會保障發展速度最快、覆蓋人口規模最大、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幅度最大的國家。
待遇年年調漲 經濟發展成果人民共享
“每月按時發放養老金,生活無憂無慮,最應該感謝的是中國共產黨,我們才是最幸福的老人!”浙江省東陽市木工家具廠退休人員盧純保打心里感謝黨的恩情。
盧純保1999年退休,當年每月養老金僅339.9元,2020年已漲到3127.6元。“養老金年年漲,醫療有保障,這就是老年人的幸福。”盧純保的女兒就職于東陽市嘉禾美術工藝品廠,已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多年。
兩代人,一樣的選擇,源于人民群眾對社保制度的信任與擁護。
河北省內丘縣大孟村鎮村民尹世斌今年71歲,與老伴一起安度晚年。2012年7月,尹世斌被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范圍,最初每月領取55元基礎養老金,經過調待提高到每月113元。他說:“過去,在農村存錢防病養兒防老;現如今,看病有醫保養老有社保。真沒想到,我沒繳一分錢,就能按月領取養老金。”尹世斌真真切切體驗到了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這充分顯現了黨和政府對廣大城鄉居民的關愛之心!”
自2009年以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55元、70元、88元提高到93元。2018年1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指導意見》,建立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以來,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失業、工傷保險待遇水平也穩步提升,全國月平均失業保險金水平由686元提高到2020年的1506元,失業保險在待遇水平和享受人群上都有較大的調整,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工傷保險待遇調整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適度、穩步提升。
指尖上的服務 社保辦理更便捷
“這就驗證成功了?手機驗證真方便!本來想著讓女兒幫忙操作,沒想到自己按照提示點幾下手機屏幕,就成功了!”山東省魚臺縣村民孫金蘭老人不禁感嘆。
孫金蘭老人隨女兒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居住,往年進行待遇資格認證必須找親戚幫忙,帶著材料開具證明。今年,魚臺縣人社部門開通手機APP認證渠道,城鄉居民足不出戶,無論天涯海角,都可以輕松完成自助認證。
孫金蘭老人對社保經辦服務的點贊,得益于社保經辦部門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精細的服務措施。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社保經辦服務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2019年9月,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上線,現已提供社保查詢、社保關系轉移共9類28項全國“一網通辦”的社保服務,截至目前,總訪問量超過15.1億人次。全國12333電話服務全年來電總量約1.55億次,其中接聽總量約1.27億次,綜合接通率為81.7%,人工服務實現了地市級全覆蓋。
首發于1999年的社會保障卡——從第一代到第三代,從實體卡到電子卡,從本地使用到全國通用,從人社業務用卡到民生服務用卡,社會保障卡功能及用途不斷發展。電子社保卡具有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醫保結算、繳費及待遇領取等功能,目前累計簽發5.2億張,形成社會保障卡線上線下“一卡通”服務。
成就舉世矚目,經驗彌足珍貴。展望未來,我們還將不斷開拓創新,不懈奮斗,持續深化改革,努力構建全民共享的社會保障體系。
來源 勞動保障報
Copyright © 山東金創業人才服務有限公司 www.hnicars.com 魯ICP備18035977號-1
山東金創業人才服務有限公司(0531-87067070),山東金創業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山東勞務派遣,濟南勞務派遣,山東人力資源公司,山東勞務派遣公司,濟南業務外包等,歡迎您的來電咨詢.